高校博物馆不应“养在深闺人未识”


 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超过220家。其中,很多特色博物馆坐落在各大高校里。随着国际博物馆日临近,记者走访了20家高校里的博物馆发现,仅7家周末开门,3家寒暑假开门。有时候,观众想参观这些博物馆,还需要托“熟人”开门。

  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大家族的重要成员。据统计,我国高校博物馆现有400多家。每所学校的博物馆根据地理位置和办学特点而各有不同,可谓一校一馆一特色。但令人遗憾的是,要想进入高校博物馆参观却并不容易,其开放程度和公众参与度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作为“大学中的大学”,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不仅承载着展示学校历史文化、科研成果的重要任务,更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如果这些博物馆只是选择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开放,甚至需要托“熟人”开门,这样的开放频率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是对博物馆资源的浪费。

  高校博物馆开放度低的问题,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在博物馆运营和管理上的不足。一方面,部分高校可能出于校园安全、文物保护等考虑,对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参观人数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馆在资金、人员、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有限,也制约了其对外开放的能力。此外,高校博物馆在宣传和推广上也存在短板,导致很多公众对它们的存在和开放情况知之甚少。

  作为非营利性机构,高校博物馆往往依托于其所在的高校资源运作。不少高校博物馆仍然存在对博物馆定位不准确、认知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社会教育功能难以落实。这客观上也造成了不少高校博物馆不被公众了解。很显然,这种封闭思维与博物馆的开放性不相适应。

  破解高校博物馆的开放之困,首要任务是转变观念,明确其公共教育的定位。高校应将博物馆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特别是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尽可能向公众敞开大门。同时,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如在线虚拟展览、直播导览等,拓宽访问渠道,打破物理空间限制,让更多人得以“云游”其间。

  加强高校间及高校与社会的联动,共享资源,提升高校博物馆活力也很重要。通过合作办展、资源共享、人员互派等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展览内容,还能提升运营效率。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教育活动,既能为博物馆带来稳定的参观群体,又能促进社会文化教育的普及。

  同时,要创新运营模式,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基金会、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赞助、冠名等方式支持高校博物馆,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同时,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如特许经营、会员制度等,既能保证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又能激发其市场活力。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高校是教育和研究的重地,高校博物馆作为知识与文化的双重载体,其价值不应被封闭在校园之内,应该让这些“养在深闺”的博物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和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职员)

编辑: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