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共同体意识:学校德育的应然使命

摘要

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共同体的主观映像,包括认知上的共同性辨识与确认、情感上的公共关怀意识与价值上的共善意向。青少年学生的共同体意识状况直接关涉中华民族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稳固与发展。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是学校德育的应然使命。基于共同体意识的生发条件,学校德育可以采取加强集体记忆建构、拓宽公共生活平台、强化意见领袖的价值引领等措施,实现培育学生共同体意识的使命。

关键词     共同体意识;青少年学生;德育价值

作者简介  蒋红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宁雨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命题,以促进民族团结和世界和谐,并多次强调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备作为其基础性性情的“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当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要求。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的共同体意识状况,直接关涉中华民族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稳固与发展。学校德育作为培育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育学生共同体意识的使命。

一、培育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是学校德育应担之责

“若从道德的角度去影响儿童,并不是在他身上培养出一个接一个的特殊的德性;而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培育,甚至全面构造那些一般意义上的性情,它们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使自己轻而易举地适应特殊的人类生活环境。”[1]学校德育要培养的共同体意识,正是这样一种“一般意义上的性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一)青少年学生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共同体的主观映像,是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综合,其内涵取决于共同体的根本属性,反过来对共同体建设具有能动作用。在共同体中,各成员彼此依赖、互相信任、共生共享。在当下语境下,共同体的本质内涵突出体现在“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2],强调各成员利益共生、责任共担和权利共享。相应地,共同体意识便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可以促使个体自觉意识到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并愿意观照他人利益、维护集体荣誉、实现公共福祉。

在此意义上,共同体有着不同的样态和层次,每个人在现实中都会归属于多个共同体。青少年学生也互嵌于多个共同体中,相应地会形成具体表征各不相同的意识。学校德育所要培养的是一般性情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是各种具体共同体意识的原理性基础,主要包括共同性辨识与确认、公共关怀情意与共善价值意向。

对共同性的辨识与确认是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因素。共同性是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个体聚合在一起后产生的新的属于共同体的特质,将共同体与个体、与各种临时或松散群体区别开来。共同性一般通过特殊的标准要求、共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来。共同体意识首先就是对这种共同性的辨识与确认,是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深刻觉解。

对共同体的公共关怀情意是共同体意识的第二个要素,是一种情感动力。共同体本就是靠成员彼此关心和爱护建立起来的,一旦建立,便能反过来给个体成员以关怀,让各成员彼此依靠,感觉温馨舒适。个体成员与共同体的关怀互构既是共同体建立的必要条件,是个体归属于共同体的“敲门砖”,也是共同体对其成员的犒赏。

共善价值意向是共同体意识的第三个要素,为共同体共建行为的发生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底线,堪称关键。共同体本就是一个以共善生活为导向的聚合实体,也因此结成了明确的边界和责权范围。共同体意识必然包括了这种共善性意向,以引领其成员相互包容、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个体也正是在对共同善的追求中获得了善报。

在共同体意识中,三者联通互构。青少年学生所处的共同体主要是学校及其所覆盖的范围,一定程度地辐射到社区、社会。他们的共同体意识就是对这些共同体的共同性辨识与确认、公共关怀情意和共善价值意向。

(二)学校德育是培育青少年学生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少年是青年的奠基期,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家庭与学校是主要生活场所。家庭“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训练儿童而建构起来的机构”[3];而学校则不同,其本身就是一个共同体。“与家庭或很小的朋友圈子相比,学校环境是一种范围更广的结合。它既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自由的选择,而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偶然相遇,这些人以相似的年龄和社会背景为基础结合在一起。”[4]同时,学校的社会性又非常有限,完全处于学生能够覆盖的范围,因而是最好的介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生活平台。儿童进入学校便意味着开始初步了解一个更大的环境,这对他们的共同体意识形成来说极为关键。

与此相应的是,青少年学生精力充沛,充满正义感与责任感,却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价值判别能力尚不成熟。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青少年学生尤其需要教育的引导,学校德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尤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职责。事实上,学校德育本身也具有这方面的天然优势,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专门的课程及其教学自不必说,其他学科教学乃至整个学校坏境也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从内容到方法、从场域到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都能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共同体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的这一责任与优势也得到了重视。近年来,各部门连续发文强调要铸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部特别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为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并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中专门加以强调。基本的共同体意识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基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中,也都明确地将培养学生基本公共生活素养,使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共同体意识等,作为课程目标提出并在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中作了专门的强调。

二、青少年学生共同体意识的生发条件

青少年学生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稳固依赖于他们在共同生活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是一个外在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的过程,其生发离不开内外条件的支撑。

(一)正确的“关于共同体的观念”:共同体意识生发的认知基础

一个人如何思维与他如何行动是相互联系着的。”[5]正确的“关于共同体的观念”是学生共同体意识生发的认知基础,为他们的正确判断和共善行为提供理由,帮助他们开启对社会的美好感念和意识。

具体而言,这些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对共同体内涵的清晰认知。特别是要认识到,共同体强调所有成员对共同价值理念及目标的追求,凸显了彼此相互交融的团结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性。第二,个体对自我角色及责任的深刻觉解。共同体与成员之间是一种互构关系,共同体是每个成员的精神家园,也对每个成员提出了责任共担的要求。大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小到学校、班级或自发组织的学习共同体,无不如此。第三,对角色边界的理性认识与把握。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会同时属于不同的共同体,承担着多重角色,此时,需要个体厘清不同共同体的特质,区分各种角色,自觉把握好边界。第四,对个性与共性的张力的理解与把握。这也是当今时代共同体意识的新内涵。共同体不同于偶然聚集的人群,它是有组织的团体或单位,强调同质性。同时,独立自主的个体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一味否认个性只会导致个体与共同体的分离和矛盾。个性与共性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张力,才能实现共同体的良性发展。

(二)适宜的公共生活空间: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场域支持

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体识”过程,公共生活是“体”,主观映像是“识”,适宜的公共生活空间是共同体意识形成必有的场域支持和触发因素。共同体意识本就源于公共生活,通过在公共生活中的切实体验和感悟得以生发;同时,它也以更优质的公共生活为旨归,任何一种依存关系的打破,都将对共同体造成解构性伤害。公共生活对于共同体意识来说具有本源性和价值指向性意义,对正值身心发展关键期和品格形成敏感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归属于相互叠加的不同共同体,出生的家庭、所在的班级和学校、归属的民族或政治组织,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公共生活平台,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学生共同体意识的生发提供必要的场域支持。

(三)联合行动中的角色承担:共同体意识生成的经验支撑

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是一种结果样态的经验积累,也是一种过程样态的动态体验。在共同体联合行动中的角色承担,反映了个体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及融合程度,能够促使成员之间结成共同关系,形成共同感受,并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休戚与共的道德密度,既能让个体习得正确观念,又是一种切实体验,为个体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稳固提供经验支持。

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在所属共同体内的角色承担,是其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关键。在共同学习与创造、共同劳动与生活等联合行动中,他们体认到共同体的特质,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所获得的经验是过程体验与结果积累的统一,也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情感经验与行动经验的结合,是共同体意识不可缺失的生发条件。

(四)意见领袖的引领:共同体意识发展的价值依托

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人,往往具有超强的价值思考能力、逻辑推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占有信息优势,具有非凡的价值影响力。共善价值作为关键要素,赋予了共同体意识凝魂聚气的功能,既滋养共同体成员的个体发展,又约束共同体成员的公共行为。青少年学生性情尚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加之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在其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加强方向归引和方法指导便尤为重要。在学校德育中,教育者作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是引领学生价值意向的意见领袖,为学生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稳固提供价值指导。在现实中,学生的公共生活相对贫乏,很多时候繁重的学习占据了他们的主要心力,越到高年级越是如此。此时,教育者的指引便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为学生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提供价值依托。

三、学校德育培育学生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基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征,针对当下的复杂形势,学校德育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培育学生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

(一)加强集体记忆的建构

“合乎道德地培育儿童的方法,并不是以多么丰富的情感和多么坚定的信念向儿童反复灌输万事皆准的真理,而是使他理解他的国家和他的时代,使他感受到他的责任····从而让他准备好在他将要遇到的各项集体任务中发挥他的作用。”[6]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共同体意识遵循同样的道理。在这一点上,集体记忆具有天然的优势。

集体记忆即集体成员共有的关于集体的记忆,本质上就是一种共同体意识,是集体成员基于当下公共利益与需求,对所在集体的共同经历进行回忆与重构,最终形成共同价值观念的过程和结果。“一个社会的支配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规范、社会禁忌,常常决定性地塑造了记忆的社会框架。”[7]集体记忆记录与延续了共同体成员独特的共同经历、共有价值和发展目标与范式,每一个成员也在集体记忆的建构中完成角色获取与确认,实现共同观念的建构与巩固。集体记忆蕴含着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彰显了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可以从内容上为共同体意识的养成提供极好的观念支持,其建构过程也因能够促生共同体成员的公共认同,使其生成公共性与关系性,可以为学生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动态经验支持。

基于此,学校德育可充分发挥集体记忆及其建构的价值,实现对学生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一方面,注意集体记忆内容的甄选及其价值导向的把关,选择那些彰显公共特质、蕴含公共关怀情意、具有价值导向和启示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共同体视角解读和理解。大至人类共生、中华民族五千年同舟共济的央皇历史,小至所在班级、学校的集体建构事迹,远至古代大公无私的尧舜典范,近至身边为公克私的模范,都是有利于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稳固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为学生提供体验机会。集体记忆往往通过共同参与的公共事件完成建构,“重大的公共事件,在直接参与者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是在他们还处于成年身份形成的早期阶段,在他们还是年轻人的时候”[8]。为此,在学校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专门的、周期性的班级、学校和校际团体建设或友好竞赛等活动,激发与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生与提升他们的共同体意识。如果能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活动的仪式感,适时开展充满教育意蕴的仪式活动,则更是可以让他们在身体参与和情感激荡中生发公共关怀情意和共善意向。

(二)拓宽公共生活平台

公共生活平台是共同体意识形成必有的场域支持。学校德育可以充分利用并尽量拓展学生的公共生活平台,引导学生趋于集体生活。一方面,学校德育要以共同体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身,使德育活动尽量体现公共生活的特性,引导学生关注、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成为自觉的责任承担者;另一方面,学校德育要设法拓宽学生的公共生活空间,比如,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引导学生逐步接触广阔的社会,为他们提供公共交往的机会,充分体验自身的角色意义。

无论是校内公共生活平台的优化,还是校外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都要具有持续性,并注意唤起学生的自主意愿,加强合作联动性,以激发他们的团结感和集体感,促生共同体意识。

(三)强化意见领袖的价值引领

共善意向是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线,决定共同体的发展可能与方向。儿童天生就期望有所贡献、行动和服务,但如果缺乏必要的引领,这种倾向极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群体意识。此时,作为意见领袖的教育者就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价值方向的指引和方法的指导。在这一点上,学校里至少有两个现成的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学校纪律系统和学校特有的环境。

一方面,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要求学生必须尊重规范,消除行为的随意性,而学校纪律恰好就是这样一个体系,能够约束、指引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共同生活品质。正是在对纪律的遵守中,学生形成了纪律精神,为共同体意识的养成打下基础。当然,学校纪律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比如不必把规则定得极为琐细,也无须涵盖整个学校生活特别是一些完全个人的事务;教师也不能滥用纪律,更不能将纪律的权威视为其身份威权,相反,教师自己也应该是纪律规范的对象。

另一方面,学校是天然的共同体,可以通过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集体,培养学生的共善意向和公共参与能力。比如,教育者可以尽量多地创造能够彰显共同观念和情感的环境,防止各种破坏性情感的扩散,维持一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统一性的东西,设法保留班级和学校的特有印记,在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共同规则,让学生有充分的责任承担体验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团结感和集体生活的需要,使他们感受到每个人的价值都是集体价值的函数。如此,学生的共同观念、共同情感和共同责任得以形成,其共同体意识也获得了正确的价值指引。

参考文献:

[1][3][4][6]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3, 21, 223, 121.

[2]习近平.论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6.

[5]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83.

[7]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化忆》[J].中国图书评论,2010(9):69-74.

[8]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