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立德树人,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基本任务,怎样完成这个基本任务呢,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教育的基本目的,要达到这个基本目的是通过立德树人来实现,不抓学校的德育,不抓学生的品德与行为养成,这样的教育就会是没有灵魂的教育也不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规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要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怎么样立德和怎样树人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这个问题思考不清楚,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可能就会没有正确的方向,从而偏离学生和学校的本位实际;没有科学的方法与途径,就不知道怎么立德和树人,可能会绕弯路,这样教育就不会形成合力,效果就不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家都要思考如何把教育办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人民才满意呢?我不知道你们的理解和答案,我在家长中做了一个调研,结果是他们把小孩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小孩长得乖、学得乐、考得好,学校的教育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他们就满意了,所以呀,我的理解是:我们学校把学生教育到长得乖、学得乐、考得好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人民就满意了。但是要做好这长得乖、学得乐、考得好九个字是不容易的,“长得乖”就是学生在家是一个好孩子,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这就需要学校把德育工作做实,也就是“立德”;“学得乐”呢,就是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学习,会学习,能学习,要做到这样的结果,那学校的老师就要做到要有爱心、有责任感、讲课要科学、教育要有方法,手段要有艺术,处理问题要巧要妙,讲课幽默有趣、课堂要让学生认为是快乐有趣的,教学是有效的,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参加的有目的性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受到启悟和教育,这就是怎么样“树人”的问题;“考得好”是结果,是前面二个教育过程的结果,没有这个结果,无论你说你开展了多少活动,搞了多少社团,搞了什么样的科研,可能都是花架子,为了考得好这个结果,前面的立德和树人的有效学习就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实际和规律,不然就不会有预期的结果。开展学校德育研究就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剂良方。

开了一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良方,那么要怎么才能很好的应用呢,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那就是“三个关注”: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这不但因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和老师的本职工作决定的,也是我们开展德育科研的中心环节之一。当然,这里的学习二字,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而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目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和学习心理的引导与培养,培养学生喜欢学习(乐学),能学习、会学习,最后的结果是不但喜欢学习还学得好,这就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真正含义;“关注学生的生活”,也不是简单地关心学生的吃、穿、住、行问题,而是要了解和关心学生生活的环境与习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有这么两句话,一个不文明的人在文明的环境里想要不文明都不行,一个文明的人在不文明的环境里想要文明也不行。所以一个人的行为与习惯不是单纯和偶然的产物,大多数情况下与他生存与生活的环境有关;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物质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文化和精神生活,这样,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关注学生的成长”也不是说关心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的增长,而是要关心学生人格与品德的形成,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健康与道德水平的形成,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要从小抓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抓心理健康教育、抓健全人格教育,抓立志成才教育。

理解了“长得乖、学得乐、考得好”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就拿到了开启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