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在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大胆实践,搭建“政、企、校”共建的创业服务平台,开发“通识、平台、聚焦、拓展”课程体系,构建“专创融合 四层递进”创业教育模式,实现创业项目数量与质量的显著提升。
政校企协同,搭建创业服务大平台
地方人社部门与科技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全力支持学生创业,为学生提供开业补贴、免息小额贷款以及税收优惠等资金扶持,鼓励学校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众创空间,给予明确政策支持,进行相应指导、考核与激励。
学校的“雏鹰梦工场”国家众创空间与江阴市“三牛”国家众创空间携手合作,成立“三牛·雏鹰”创业学院,共享运营理念、导师团队及平台资源,为创业学生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此外,学校还与江阴市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为入驻“三牛·雏鹰”创业学院的学生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学生规范企业经营,推动创新创业项目良性发展。
“双轨并行,四层递进”,构筑创业教育新体系
“双轨并行,四层递进”是指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以“创业培训”“创业实践”为主线,为学生打造“燃梦→追梦→筑梦→圆梦”四层递进的创业培训与实践体系。
燃梦初启,学校将创业教育通识课程融入到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开展GYB创业培训,将创业意识培养与创业开放活动相结合,广谱式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简单的校内摊位经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初步体验创业。
追梦奋进,基于专业大类开设专创融合平台课程,开展SYB创业培训。针对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引导其撰写创业计划书,培育精品创业项目,鼓励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借助校内外导师和专家评估项目可行性与风险,不断优化和完善项目。
筑梦深耕,学校邀请创业成功典型分享案例,组织有项目的学生参加领航者创业培训,让其在校内成立虚拟公司模拟经营自己的项目。学生借此了解企业经营流程,学习解决经营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入驻学校创业学院校内店面,进一步打磨优化项目。
圆梦腾飞,学校组织校内虚拟公司经营出色的学生参加IYB创业培训,了解改善企业的途径。鼓励有志创业的在校生和刚毕业的学生注册企业,入驻学校创业学院校外商铺。定期邀请导师开展项目路演,组织沙龙、论坛等,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四个结合”深度关联,提升学生创业高效能
线下与线上结合:学校成立网络创业工作室,聘请两名专职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开实体店的学生同步开设网店、微店,运用互联网工具多元经营,将客户群拓展至校外。网络创业工作室与江阴本地传统企业合作,助力企业互联网转型,提升学生网络创业能力。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打破创业时空限制,为学生创业项目走出校园奠定基础。
校内与校外结合:针对校内实体店受假期影响、客户群局限于校内师生的问题,学校建立一批校外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节假日到校外基地实践。校内外结合保障了学生创业实践时间,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受挫能力。
创新与创业结合:学校创新氛围浓厚,师生屡获发明专利授权与创新大赛奖项。学校鼓励获发明专利和奖项的师生注册企业入驻创客空间,促进成果转化。创新与创业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师生创新思维,催生优质创业项目。
专业与创业结合:学校专创融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随专业教育逐步推进。结合不同阶段的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循序渐进,将创业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以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为基础,结合创业精神形塑与技能培养,帮助学生逐步挖掘和孵化契合专业发展的创业项目。
学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在创业教育方面收获丰硕成果。近年来,学校成功孵化出玖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尚诺电子商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千万的10多家,超过百万的50多家。毕业生孔诗扬、尹建荣被评为江阴市第二届“创业之星”,学生朱柯凡、刘楠、范文丽等的创业故事被收录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创业典型案例集中。师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中,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100多个,学校多次获无锡市创业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奖。江苏省内外50多批次兄弟院校前来考察交流创业教育模式,江阴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多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