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课程评价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河南城建学院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深度融合,助力专业建设提质增效。


  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融合课程建设新资源


  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河南城建学院按照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创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基于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的生态化发展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自2017年起,学校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与超星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学校云端平台“学在城建”,集移动教学、移动学习、移动阅读、移动社交于一体。教师可以在系统上完成自己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如搭建课程、准备教学资料、利用课堂互动工具激活课堂等,并对自己的教学资料、教学数据、教学工作经验进行积累,帮助任课教师创设更优质和更生动的课堂。学生依托平台可实现课程学习、在线测试、作业提交、课外阅读,能充分满足自身个性化学习需要。“学在城建”平台提升了学习实效,释放数字技术倍增效能,重构学习空间、集成教学工具、汇聚知识资源、重塑教学关系,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在城建”平台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工具,成为师生减负提质的“好帮手”,助力“教师教学差异化、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实现,推动教师业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深受师生好评,师生整体满意率在98%以上。目前,学校已完成3000余门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学在城建”平台已初步实现平台体系协同化、网络运维顺畅化、精品资源体系化、融合应用常态化的目标。


  研发数字化评价系统,打造课程建设新引擎


  河南城建学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勇啃课程评价“硬骨头”,组织校内外专家团队研发出智能化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系统,基于学生成长发展设计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精准画像,满足师生多元使用需求,构建以育人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该系统对接“学在城建”教学平台,辅助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工具,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搭建师生实时互动的桥梁,通过在线解答、智能预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评价系统以教学全过程数据为基础,考核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报告,固化教学过程,为持续改进留存痕迹,实现教学质量的闭环控制。学校建构了涵盖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以及课程与教学资源评价的综合性数字化课程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客观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反馈,促进课程优化和教学资源更新,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学情况,持续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组织数字素养培训,拓展“数智强师”新路径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教师队伍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河南城建学院紧紧抓住数智技术助力教师发展的机遇,锚定“数智强师”目标,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根基。学校近年来每学期均开展“AI赋能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围绕“数智赋能课程评价”主题,先后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基于清华数为低代码技术的学科交叉培养实践与创新”“知识图谱赋能数字化教学新生态”“DWF大数据应用开发技术”等数智技术应用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意识和技能,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学校还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教师利用数智技术进行知识创生,不断拓展数智赋能教书育人的效力,打造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新引擎。


  “学校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的课程评价平台,以教学数据和过程性考核数据的汇聚、评价为核心,精准记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支持人工智能生成达成情况报告,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教学环境,持续为教学改进提供支持,有力推动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河南城建学院院长陈桂香说。学校6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评估(认证)的专业数量在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