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推进精准扶贫是整个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发展历程的新里程碑。本文通过梳理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发展历程,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进行了现状分析,分析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涉农资金整合存在的整合力度不够、协调能力薄弱以及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县级政府约束机制、加强部门组织协调机制以及强化整合监督机制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精准扶贫
我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已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在总结我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发展历程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存在的不足,更好全面地分析我国涉农资金整合的现状。
一、我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发展历程
我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从使用方向上可大致分两个阶段,一是以促进“三农”发展为主,二是以推动扶贫发展为主。其中,根据整合范围和程度来说,促进“三农”发展阶段又
可细分为三个阶段,包括整合以地方为主、中央层面推进整合及从“源头”整合。因此,我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先后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2004-2009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以地方为主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整合现有各项支农投资,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表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正式拉开帷幕。在之后的2005-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出了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2005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了在各地开展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探索。2006年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同年,财政部集中对13个粮食主产区中的26个县进行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同时各地方共有162个县也开展试点工作。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5亿元资金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突出的50个县给予了奖励。
总之,这一阶段属于刚刚起步阶段,通过出台一系列文件,进行涉农资金整合的试点尝试和探索,并开展了与涉农资金整合的制度建设。主要特点是以地方整合为主,中央参与较少;以制度建设为主,试点实践较少,整合模式单一等。
(二)第二阶段(2010-2012年):中央层面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
2010年起,开始在中央层面加快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进程。首先财政部加强整合中央农口部门的预算专项资金,出台了《关于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预算编制中将现有涉农资金进行全面清理,推进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统筹安排”,同时也明确了统筹整合安排的重点。在2010年,建立了部内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联席会议制度。分别在2010年、2011年、2012年财政部召开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四次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讨论进一步完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2011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以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为抓手,加快推进财政支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见》,表明要健全基础数据统计和信息化管理制度等,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提供了科技支撑。
总之,这一阶段进入了发展期。中央层面重视程度相对以前高了很多,参与度也更高,与地方各级财政共同开展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机制,进一步加快了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进程。主要特点是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同时整合范围有所扩大,将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资金也纳入整合范畴之内,但整合范围仍然较小,仍以地方为主,中央和省级所起的作用还是偏小。
(三)第三阶段(2013-2015年):财政涉农资金从“源头”整合
在2013年财政部印发的《关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涉农资金整合的意见》标志着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从“源头”整合,这是一次有实质性的突破的尝试。而选择此地区作为试点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国家立志将“两大平原”打造为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对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农业现代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二是这两大平原一直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中央和省安排的涉农资金多达120多种,但种类繁多,资金使用分散,而且由于两大平原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资金使用要求较高。因此,整合两大平原的财政涉农资金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典型性。据统计,2013年和2014年共整合财政涉资金分别308亿元和329亿元。
这一阶段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进入高潮期。主要特点是从源头整合,突破以地方为主,以中央层面为主;整合范围进一步扩大,允许内部整合;给予地方调剂、安排等更多的自主权,打破一定束缚,使其更具灵活性。
(四)第四阶段(2016-至今):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以推动扶贫为主
2016年我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发展历程进入了新的里程碑。继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文件后,为了集中保障贫困县的脱贫要求,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将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定位到贫困县,又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2016年全国对961个贫困县进行整合,各级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规模超过3200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多万人。2017年作为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加快编制2017年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同时,认真做好2016年度收尾工作。
由此可见,这一阶段涉农资金整合的初衷发生了变化,之前的三个阶段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要出发点,而2016年我国提出的在贫困县进行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将促进减贫事业作为出发点;以期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存在的问题
反思我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发展历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是否精准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效果。由于资金整合仍处在“初级阶段”,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机制仍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资金使用不够精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
(一)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够
一是整合目标不够明确。按照中央精神,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脱贫攻坚。但目前,我国一些县级政府在实施涉农资金整合中整合目标瞄准存在偏差。一方面,一些县级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借涉农资金整合用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另一方面,一些县级政府将涉农资金整合用于与扶贫开发不相关的项目上。
电话:0851-84879679、0851-85828969
联系人:安老师
邮箱:635983225@qq.com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黔灵山路世纪金源财富中心D栋10楼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