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后进生转化工作

正文:

  【内容摘要】:每个时期,每一所学校都有后进生。这是一个令许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头痛和费心劳力的群体。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后进生是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的灵魂。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唯有爱,才是灵丹妙药。

  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结合自己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关键词】:爱心 转化 激发 培养

       一、爱心感化,尊重宽容,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后进生往往更需要这把钥匙。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后进生,犯错的几率更高。教学实践中“恨铁不成钢”,当众辱骂、体罚学生事件时有发生。殊不知,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反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发他们抵触的情绪。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爱心,尊重他们,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一次课间操时间,我班后进学生邓宜奇同学和邻班一男生打架,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先反省自己错在哪儿,便去调查打架原由。原来,是由于那位男生在我班清洁区上丢了一团纸,邓宜奇让他捡他不捡,两人发生争执,继而打起来的。回到办公室后,我看到邓宜奇满耷拉着脑袋,一副等着挨批的样子。于是,我轻轻地说:“我已经调查清楚了。这件事主要责任在他。你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好孩子,这一点,老师要表扬你。”这时,邓宜奇满睁大眼睛,好像没听清我的话,红着脸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打架。我给你写份检讨吧。”我接着说:“检讨就不必写了,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好,知错就改,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不会再打架了,对吗?”他郑重地点点头。事实上,从那以后,他真的没再打过架。

       二、爱心助威,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的任务就是:“长其善而救其短”。 其实,后进生也有他们的优点,有他们的长处。我们要怀着关怀和爱护之心,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创造机会,多加表扬,使之自觉纠正缺点,激起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享受被尊重和成功的喜悦。

  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叫李秀楚的学生,是个胆小而羞怯的女孩。她的学习方法不对头,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排在后面;她的自卑感很重,从来不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更不用说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于是我找她谈心,了解到她的手工做得相当好,适逢班里举行做手工活动。我发挥她的特长,让她精心做了一个灯笼做全班的示范,趁此时机,我在班级工作总结时表扬了她,她脸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过后我找她谈心,肯定了她的优点,再指出她的缺点。于是,我安排了一个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为她补课,当她取得初步进步时,我及时鼓励她。在课堂上,我也有意识地向她提些问题,由浅入深,以锻炼她的胆量,坚定她的自信。经过努力,她的学习有了显著提高,胆子大了,开始表现出自信。在一次班级朗读比赛上,她以镇定的神态、流利的表达获得了同学们鼓励的掌声。

      三、爱心疏导,循循善诱,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复的思想行为。对此,我们要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后进生反复出差错,本着教育再教育的态度,耐心等待,细心教育。如我班的覃连杏同学,是一位比较浮躁的同学,自控能力差,上课纪律差,下课爱打架。在班主任做正面教育时,总似很懂事理,很听话的样子,教育后几天内能遵守纪律,但几天后又有反复、不自觉地做出违反纪律的事情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怕挫折,不怕反复,始终如一,满腔热情地"诲人不倦",抓反复、反复抓,一步一步地引导他改掉积习,激励他奋发向上,以顽强的意志控制自己。一句话,当后进生行为出现反复时,我们要认真找出其反复的原因,同时应肯定其取得的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转化的目的。

      四、爱心接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因此,班主任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要注意运用班集体的力量,同心协力,引导后进生热爱学校,爱护班级荣誉。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对后进生的转化采用了“一帮一”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骨干学生、班干部,让他们制定好计划,经常找后进生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班里建立评比制度,定期进行评比看进步。

  在后进生转化教育中,只要我们班主任用慈母般的爱关心他们,用言行感化他们,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我相信,后进生将会成为先进生,将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