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质效

法治教育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旨在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专门教育活动。青少年是法治教育重点对象,学校是法治教育主阵地,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法治教育的精神,提升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质效,必须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明确教育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工程。提升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质效,首先要寻求教育目标上的共识。法治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面对庞大的法律知识体系,如果我们把法治教育目标定位于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在课时、师资等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必然陷入挂一漏万、碎片化的窘境。因此,我们应该遵循主管部门规范性、指导性文件的要求,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帮助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小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优化教育内容。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规范,提炼各学段法治教育的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系统设计法治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任何一种专门教育活动都有其特定内容,法治教育内容不能过于宽泛。要完善顶层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规则、程序、法律原则、权利义务等为重点,以青少年生活经验和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强化各学段教育内容的纵向有效衔接。力图实现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合理设置,即小学侧重生活规则启蒙,中学侧重法律规范认知,大学侧重法治价值认同。 

创新教育方法。法治教育和青少年认知发展都有内在规律。要改变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法治教育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就要遵循规律,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情境,创新教育方法。树立法治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整体规划从小学生到研究生“国民教育全程不断线”的法治教育体系,小学多讲法治故事、中学多讲法律规范、大学多讲法学观点,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实践体验,注重知行统一,创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新模式。加大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分量,将法治教育内容分解、渗透到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相关课程和日常德育工作中,促进相关学科横向协调配合,形成法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作者系同济大学长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本刊特约评论员:陈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