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课改如何走向纵深——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观察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基础教育是基点。

  近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论坛聚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育人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支撑。

  守正创新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怎样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是与会嘉宾共同关注的议题。

  “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认为,教育行政部门一要从政策文本指导性、教研专业支撑、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系统谋划,二要推动学校在观念、课程、评价等方面切实发生变化。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深化方法。“首先以研究的方式深化,研究学生、教材、学校、关系。其次以连接的方式深化,将作为基点的基础教育和作为龙头的高等教育连接起来。最后以协同的方式深化,将课程教学改革放在以校家社协同育人为核心的教联体建设与发展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说。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难点。跨学科学习的功能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华对此表示:“跨学科学习的主要功能是在分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整体育人,应主动促进学科间建立沟通和关联。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在感悟学科本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专业支撑 推动教研纵深发展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一堂好课该是什么样子?

  在“中国好课堂”环节,天津市和平区万全小学语文教师黄丽雯围绕《忆读书》作“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展示。课堂伊始,黄丽雯让学生拿出学习清单,明确学习提示。

  “黄老师关注了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充分地表达读书的感受、体会。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任务为载体,设计语文听、说、读、写、思的综合学习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点评。

  “我们的教育就是靠人,没有一群优秀的人是做不好教育的。”杨振峰介绍,上海市建立了以成果共享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研员评价机制,优秀的教研员应当积极关注新课改和实践要求。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正高级教师、化学特级教师罗滨认为,教研应从原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转向为教师和学校提供系统的专业服务,同时以教研转型升级供给教师专业成长。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盛分享了天津构建立体式、系统化、多类型教育家型教师培养体系的做法:“在培养目标方面,精准描绘教育家型教师成长画像;在培养内容方面,进阶设计教育家型教师课程体系;在培养路径方面,系统构建教育家型教师培训模式。”

 面向未来 构建课程教学新样态

  论坛上,与会嘉宾共话前沿理念,共享实践经验,共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新格局。

  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是技术主导?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申继亮表达了三方面思考:一是学校未来的“围墙”要虚化,探索校内外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二是课程边界的模糊,学科课程的融合是必由之路。三是考试评价个性化,这是未来考试评价的改革方向。

  上海市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郑琰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将原有的知识技能目标升级为素养目标,要将预设性教学升级为生成式教学,要将孤岛式的单科教学升级为多学科协同教学。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提高书记、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江澎认为,课程领导力主要包括实施力和保障力,“必须在学校里建构关于课程领导的整体架构,建立由教师、学生、社区人员三方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

  论坛不仅是思想碰撞的舞台,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理论与实践。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马宏分享了学校的特色做法:“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中央厨房’式的集中研发,形成了集‘备、教、学、评、研’于一体的覆盖全学科、全单元、全课时的结构化资源和课堂教学工具,改变了师生的思维方式。”(记者 郑翅)( 记者徐德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