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浅谈用明德引领风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当代价值

原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陈颂英

 

习近平总书记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学养深厚。他能在不同场合潇洒自如地引经据典,将中华文化历史中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恰到好处地展现在文章和讲话中,显示了一个大国领袖的文化底蕴和思想魅力。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提出了“用明德引领风尚”的重大课题,强调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习近平总书记这里引用的“明德”一词,出自《礼记·大学》篇中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是孔子的重要著作,《大学》是儒家子弟学习道德的入门之文。“明明德”就是要践行光明正大的美德;去做修身济世“亲民”之事;让个人品德融入为民谋利、为民办事的实践中,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方面,也被称为“三纲”。这是儒学的目标所在,以此还引伸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个课目。习近平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需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汉元光年(公元前134年),接受了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性和道德性结合的文化。儒家把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框架里,维护了封建社会持续两千多年的统治。经过历代先贤大儒的开智启慧,完善补充,儒学经受了历史长河和淘洗和弥新,至今依然具有恒久的魅力和实用的价值,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和人们虔诚遵循的道德规范。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追根溯源、培元夯基,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定位和文化基因,赋予它能实现新时代精神的创新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接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加强道德建设、重视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先贤总是把“明德”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认识。今天,在倡导以明德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我们不妨从《礼记·大学》中关于明明德的论述说起;古之欲明明德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一段有点像绕口令的论述中,关键词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说“修身”。

孔子在回答鲁国君王季康子的提问时,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宋代朱熹也说过:“臣闻大学之道,自天子惟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各类复杂的问题摆正,是施政和施教的逻辑起点,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孔子倡导的正人先正己的理念,引伸出了一整套建立合理社会秩序的规范,是很有讲究的。

今年3月22日,意大利众议员莫科曾向习近平主席发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主席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种“无我”的境界,可以说是“修身”的最高追求。习近平的“无我”,是他成就“大我”的原动力,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完美解读,体现出大国领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

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都绕不开责任这个基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生生不息的是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两弹一星”功勋几十年隐姓埋名,为国贡献,到排雷英雄杜国富“你走开,让我来”的牺牲壮举,莫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光大。

其次说齐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伦理道德。建立在“三常五纲”基础上的伦理文化,把忠君爱国、孝敬父母、情兄友弟、舍生取义等作为“教化”的价值取向。家教、家规、家训、家风、家史、家谱、家祠等在中华民族的心理意识、风情习惯、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都产生过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个儿女无论怎样都应该以孝敬父母为第一职责,如果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愿回报,怎么谈得上对亲朋好友、邻里同事的帮助,也就谈不上对国家的忠诚和集体的爱护。中国历来倡导“家国情怀”,家,是不能不顾及的。当然,家国有时也会冲突矛盾的,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君子大丈夫当然更舍小家而顾大家。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全了一代英雄岳将军。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牺牲了一家六位亲人,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敬仰。

当然,因为太看重家族利益,而形成的家族式腐败,也在当下屡见不鲜。贵州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袁仁国,不顾廉耻,贪污成性,还让妻子、儿子齐上阵,形成了“家族式腐败”。“茅台乱象”值得贵州人总结教训,警示后人。

第三说治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儒家学说把“仁”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体现在日常人伦的一点一滴之中。孔子和弟子们都倡导做人要有“仁德”;待人要讲“仁爱”;从政要施“仁政”。当然在关键时刻,要敢于“当人不让”;生死关头也敢于“杀身成仁”。

按照“仁”的价值理念,推理出“民惟邦本,本固邦予”(《尚书·五子之歌》)的理政标尺,这就是“民本”思想。唐代以后,由于李世民的忌讳,“以民为本”改为“以人为本”。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当政者应当把老百姓作为最宝贵的财富,敬孝老百姓,把老百姓利益奉为神明。《三国志》上记载,魏相曹操率大军出行,恰逢踏过一块正在拔节生长的麦田,曹操即下军令,有践踏青苗者斩。不料,话音刚落曹操坐骑由于惊吓而踩进麦田,按令当斩。因为曹操是三军统帅,肩负重任,曹操即以割须代罚。在古代,须发生于父母,割须这是极重的处罚。曹丞相爱民之举,也被历史传为佳话。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永远是共产党人心头的神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当然更敬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履任之际,就向世界承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生自古就是中国和谐社会、良治久安的重要课题。《礼记》里描绘了大同世界的美丽图画,就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一直强调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指导下:国务院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中国政府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宁可降低一点增长速度,也要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率提高得快速一些,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中国农村脱贫作为第一要务来抓。靠精准扶贫、“三变”改革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正在中华大地开展脱贫攻坚战,数百万计的共产党员区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引领农民勤劳致富。这样,在深度、广度、力度上都无与伦比的伟大进军,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最好解读,也是一场深入人心、持久发力的公民道德教育。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惟中华传统文化,用明德引领风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相匹配,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相适应,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加完善美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