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公开课

公开课是每个教师都会面对的课堂展示。作为一名工作二十余年的中年教师,也是从最初的战战兢兢一路走来,经历过困难、迷惑、惊喜、还有无奈!对于一名基层的教师来说,它是必须要过的坎,也是一定会过去的山峰!经过多年的锤炼,相信每一位教师一定会通过公开课得到教学真谛!

公开课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的积淀,也是教研组校本教研成果的体现。公开课会有许多教师一起听、评、议。听课教师的层次有差异,年轻些的教师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听课,有几年教学经历的教师抱着比较的心态来听课,也有教师是想得到问题解决方案而来的。总之,观课教师的期待值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上好公开课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平时认真钻研,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公开课就是要展示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体现教师职业风采的舞台。所以,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不断提高学生和自身教学能力的练兵场,课堂教学基本功就是逐步积累起来的。

其次,公开课课要体现教学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教师开设公开课之前就需要有长达至少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时间。对开课的内容、要研究的主题、解决办法要有事先构想。开课内容要难易适当,尽可能选取听课教师也有同样研究兴趣的内容,如果选取的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多位教师尝试过,开课教师固然可以选择,但是最好要有新的思路。俗话说,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常态教学课是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抓手,教学公开课就是行动研究的重要的阶段成果,所以教学公开课中可以贯穿一个研究心得,而不仅仅是重复其他优秀课的教学步骤或方法。

第三,公开课关注的不仅是教师个人素质及教学研究成果,更多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情绪、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公开课之前的一个阶段,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风格、听课习惯、课堂参与情况等,有的课,比如英语、音乐、体育等科目的公开课还要让学生熟悉课堂用语、养成学生勤于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等。

最后,要想上好一堂课,磨课是必不可少的。磨课,顾名思义,是打造课,使课堂教学更精美。有一些专家是反对磨课的,认为磨课投入了很多的经历,而且产生出了一些不真实的“舞台剧”,但是就笔者个人成长体会而言,“磨课”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是很有帮助的。磨课会促使教师去思考一些平时不细想的环节,磨课会使你主动去找一些同事请教,磨课还会使教师在某个课型上得心应手。

那么,教师如何磨课呢?本人建议至少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虑:

(1) 磨目标——这节课究竟应该干什么? 教学目标应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而定,应具体明确,不宜笼统。如果泛泛地说“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那么这是课程总要求,而不是本课目标。只有细化目标,教学步骤和教学组织才能有更明确的指向。

(2) 磨教材——课堂需要怎么样的材料?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教材渗透了课程专家在教学法方面的重要思想。比如教材中的书面表达板块,教师就要借助教材,通过理解范文学习范仿写修改评价等步骤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磨环节——那些是必须环节,哪些是机动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英语教学中,基本上都有导入、呈现、操练、输出等环节,但是这些环节的顺序、时间投入都不能是机械的。 教师应该有精心的预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新的因素,教师要学会当机立断,根据课堂学生情况对事先的预算作调整和取舍。一般而言,教学中的时间控制不会正好,所以,课中也可以放入一点机动环节。 如果时间有多,可以进行。时间不够,舍去也不影响整堂课的效果。

(4 )磨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不同的学生造就不同的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教师在处理同一教材上的方法上肯定是有差异的。重点中学的教学步骤可以跳跃一些,表达上的要求可以输出要求可以高一些,在机械操练时间上可以适当少一些,而普通中学则相反。有经验的老师凭直觉就能知道学生在哪儿会“卡壳”,比如哪个单词较难念,那句句子会理解错误,哪些表达会用中文套,哪些例句学生感兴趣等等。所以,备课的过程不仅是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假想中的学生谈话的过程。

5磨细节——该提什么问题?如何反馈?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提问,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而对知识难点的提问时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教师判断的失误,原认为能回答的问题,却答不出。因此,教师要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或做适当的提示。 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应以肯定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

在磨课过程中,既要听取同事的意见,也要坚持自己的理解。教师多次梳理教材和反复推敲教学步骤后,教学设计是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可以借鉴同事或教研员的意见,但不要轻易推翻自己的想法,如果的确要修改某些环节、情境或练习,可以进行仔细的讨论,找出的确需要修改教学设计的理由并且要保证教学思路的流畅。

在磨课过程中,教师试讲一至两次是比较合适的。试讲的班级用平行班,但是一定不能用正式上课的班级。往往教师不试讲不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试讲遍数太多则容易陷入思维定势,甚至失去教学激情。还有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不能因为自己教材熟了就猛开快车,也不能因为是公开课的缘故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专挑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有些教师因为是上公开课,就不对学生的学习缺点作任何点评,恐怕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这就大可不必。要知道,没有问题的课堂是不真实的,如果学生都会了,那还要教师做什么呢?教师的教学魅力就在于如何架起学生和教学内容间的桥梁,如何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对,从对到悟。

如何评估公开课?

开课教师要参与公开课的评议。所以开课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教案,让听课教师事先了解授课意图、步骤,也可以请听课教师就某方面协助观察和思考。上课结束后,可以针对授课中的某些得失作自我总结。听课教师在就本课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体会。这样,通过一节课,大家都有较大的收获。虽说公开课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磨人”的过程,但许多经历了这种折磨的教师一致认为,开公开课的确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