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的写作与结题报告
(一)、成果写作
课题开展研究与实验,需要写相关的成果,这些相关的成果怎么写呢,从这些年的工作实际来看,问题还是很突出,一些学校、老师做了许多实践性的工作,因为没有总结,学生毕业了,老师调走了,课题就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一些学校和老师要评先进、申报成果时材料都不会写,这里就谈谈成果的写作。
1、总的要求是:
(1)你搞的是什么课题;
(2)你的学生有哪些问题;
(3)针对问题你在搞课题的研究中具体做了那些工作;
(4)你做的工作的效果是怎么样;
(5)你的感受或者还有哪些问题
2、实验方案:就是德育课题实验的计划,你想做什么事,怎样来完成这项工作,分几步做,预期目的,具体的内容。
3、调查报告:一般都是问题调查,三大内容,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前面加序论,后面再加总结。
4、个案分析:就是对特殊的个体的问题进行实验与工作的分析报告。首先要有具体问题与现象,这些现象与问题你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方法与手段,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下一步打算开展什么样的工作。
5、活动课教案:就是上德育活动课的详细方案
6、专题论文:主要是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后,你们的心得体会,新的发现和经验总结一定要言之有事、有物、具体的过程,不要大而话之,一开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领导重视”的八股文章,更有甚者。“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这样就太大了,你驾驭不了,一看就知道是空的,假的东西,要把你自己真实的经历、方法、过程写下来。当然,你只有做了才有写的,如果没有做,就没有经历,那你哪来的感受?
7、进材料:什么叫先进,那就是你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是先进,要将自己开展德育科研以来你实实在在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又最有特色和亮点的典型事例的过程、经历、感悟、反思和成果出来,还要按格式和要求来写。我们在每年的先进评选时,总有一部分老师在网上下载,一个县里的中学和小学的先进材料完全相同就名字不同。中学的材料里居然有幼儿教师字句。
(二)、结题报告
1、结题报告的基本内容
课题报告与实验报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实验报告有可能是中期、年度、阶段性的课题实验报告,结题报告则是终结性的,是中期、年度、阶段性的课题实验报告的总和。 结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一般是:课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研究综述和研究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结论、组织机构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成果、课题的组织及管理等主要内容。
2、结题报告的范本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
贵州省实验区结题报告(修改稿)
贵州省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 安斯寿
联系电话:(0851)5288511 13985018949
邮编:550001 邮箱:635983225@qq.com
一、 课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德育研究,是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德育要素的整体联系入手,深化多层面教育规律的研究与运用,构建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德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协调发展的一种研究模式。“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德育研究对回答和解决新世纪、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是对教育理论的一种继承、发展和创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方思想文化、教育学和社会学中的思想。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三结合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和特点,应该优势互补,三位一体,才能培养出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创新人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相互协调与有机整合,这是营造主体性教育氛围、激发个体的自主教育意识及最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不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之间均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而且它们与自主教育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哲学上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家庭教育如能培养好孩子的自立性,学校教育如能积极协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知识的构建,社会教育能积极地激发个体的主动参与意识,那就势必对于自主教育的探究性的发挥有着比较大的激励作用,反过来,假如自主教育之中的探究性得到比较好的培养,那么这就有利于家庭教育之中孩子自立性的培养和学校教育之中个性化知识的构建及社会教育之中参与性的积极调动。
在贵州部分地区和学校“社会—人—教育”还不协调,不协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因素、地域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的层面探索促进“社会―人―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德育研究的根本目的。针对贵州部分地区和学校“社会―人―教育”不协调的现实情况,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德育研究为贵州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模式。
二、 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相配合。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验,同时围绕中心课题设立了一批相关课题。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 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德育科研生力军的作用,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国城乡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第一,流动型家庭问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务工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和生计,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指导教育;人员和家庭的流动还带来了“留守儿童”的问题,这类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为空白点,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二,稳定型家庭问题。在生活安定的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相当数量的家长只重孩子的学习,忽视品德和人格培养,有的则放任娇惯,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许多误区。第三,特殊家庭问题。主要是离婚和再婚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发展存在较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和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影响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从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看,多年来教育改革虽然取得重要成就,但根据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还存在突出的问题。第一,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第二,应试教育持续升温,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第三,德育体系尚未形成,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存在的不同层面的问题及其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是本课题研究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背景。
三、 研究综述、研究过程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发展研究是从九十年代初全面展开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该问题的研讨有实质性突破,从自发到自觉,从经验体会到深入探索进入理性思考。目前在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在北京、天津和上海已经取得了一些经历和成果,我们贵州课题组将从贵州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研究的过过程如下:
1、2009年9月10日接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批复的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与实验”的立“项通知书。
2、2009年9月19日在铜仁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召开了300多人的德育课题开题会议。我们邀请了铜仁地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石卉芸,综合室主任陈键;市教育局的班子成员等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中小学部分党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代表。还有听到消息主动赶来参会的:思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政治教研员、5所学校的教导主任和教师;松桃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政治教研员;印江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生物教研员;沿河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物理教研员等。地区教育局教研室政治教研员、高级教师陈健。实验小学四(1)班班主任王权芬老师指导的《文明礼仪在身边》和市民族中学八(3)班班主任曾小凤老师指导的《与成功有约》德育活动现场课。
3. 2009年10月17日—19日,对铜仁市近千名实验教师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德育课题培训。具体参加培训的有:鱼塘中学和第五中学的教师;城区9所小学60%的教师; 16所中学和农村32所完小、70所村小的校长、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的代表。
4. 2009年10月25日,由铜仁市委、市政府主办,铜仁市教育局承办的2009贵州省德育年会在铜仁行署花果山会堂召开。地委委员、市委书记李建,原省委精神文明办主任李丛彬,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戴亮,市委常委、副市长田仁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艳,市政协副主席、政府督学邬小沿等相关领导出席年会。全省其他地区教育部门领导、相关学校德育课题的负责人、学术秘书、优秀实验教师代表、中小学校长共500余人参加德育年会。
5.2010年3月28日至3月31日,在石阡召开的贵州省德育课题实验区、校负责人暨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有:中央教科所课题总负责人齐欣书记、铜仁地区行署督学张勇、石阡县委、县政府的四大班子。参会人员有全省实验区(校)负责人或学术秘书、实验教师共230余人参加。这次会议由省德育指导中心副秘书长邹声明主持。齐欣书记作了德育课题的专题讲座;安斯寿秘书长对2009年全省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及对2010年德育工作进行布置。
6. 2010年4月3日,在余庆县召开了“德育课题研究与实验学校研讨会”。贵州省德育指导中心秘书长安斯寿、副秘书长文传骧,教育局局长刘世昌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全县各实验学校的课题负责人、学术秘书、实验教师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余庆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卫莲主持。
7、2010年5月6日在铜仁市举办铜仁市实验区开题会,南长城小学校长张绍文致欢迎辞。教育局副局长杨长印作重要讲话。南长城小学教务主任杨丽蓉、鱿鱼铺小学校长钱飞、七完小副校长杨代祥、大坪中学副校长丁诗林作交流发言。从教师的交流发言中,可以看出各实验学校都在认真开展德育课题的研究工作,都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都注重课题经验的积累,都列举了学校、教师、学生所发生的可喜变化。会后南长城小学二年级(2)班向怡老师上了一节《爱我环境 从我做起》的主题队会课。接着由实验小学教务主任舒新党和省德育指导中心的副秘书长文传骧对这节课作了细致、具体、到位的点评。省德育指导中心的秘书长安斯寿作重要讲话。安秘书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铜仁市实验区的德育课题 :起步晚、进步快、成果多;领导重视、做课题的积极性高;扎实开展德育活动课,成功承办全省德育年会等。但也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做好下面四项工作:把德育活动课的开展纳入目标管理;多开展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实验校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突出特色;要重视德育课题内容与目标具体细则的拟定。
8. 2010年7月14日——16日,在贵州平塘县召开2010年全省德育年会。
9、2011年 4月28—30日,在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召开2011年贵州省“德育研究与实验”实验区、实验校负责人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省公民道德促进会的副会长蒲茂生,省德育指导中心的秘书长安斯寿、副秘书长刘华,凤冈县教育局局长曾令新。参会人员有:各实验区、实验校的负责人或学术秘书等共100余人。主要内容有:一是德育课题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的推进。体现在——常规工作的实在上(学期实施方案的拟定和总结的撰写等)、课题文件的落实上(活动的参与、会议的参加等)、这项工作能有序的推进:实验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脏、乱、差现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为了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倡导践行礼仪规范,提升小学生的文明素养,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为了增进全体班主任的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开展了“主题班会课”经验交流会等等。各实验区在德育课题研讨会上,把在这项工作中做得好的实验校安排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德育课题研究的实效明显。主要体现在:①学生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等大有好转。②教师的课题意识有所增强、科研能力有所提升。③学校的环境更加干净了、好人好事增多了。④在近两年对学校的全面考核和质量考评中,获一等奖的实验校占近百分之八十。
具体地安排了关于德育课题的结题时间;严格的结题程序——实验教师先撰写好结题报告、填写好鉴定表、收集好成果资料——上交学校核心指导小组审查,看能否达到结题要求。学校德育课题学术秘书据实总结按同样的要求向实验区上交结题报告、鉴定表、实验教师参与名单、成果集等材料。实验区最后据实按同样的要求向省德育指导中心上交课题的相关材料。强调了结题报告的书写要求;资料收集的要求;成果装订的要求等。最后由各实验区、校交流了各自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为做好这项工作所提的改进建议。
10、结题申报与成果鉴定阶段:(2011年7月)
实验教师:整理资料、收集成果,书写规范的结题报告,填写结题鉴定表,上交学校。实验学校:先由核心指导小组严格按要求审阅教师的资料,看是否达到结题要求,确定结题教师。然后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书写规范的结题报告,填写结题鉴定表和实验教师参与名单表,装订成果集,一式二份,由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交实验区。实验区:先请评审专家对实验校上交的所需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查看,对合格学校的资料签字:同意结题。对不完善的资料要限时补交后再审查。收集、资料有关资料、汇集优秀成果,撰写规范的结题报告,填写结题鉴定表和实验校参与课题的汇总表,一式二份,由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交贵州省德育指导中心。
四、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结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发展的德育体系。使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研究结论如下:
1、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政府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把这项工作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布局,加强督促指导。 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阵地的建设、 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被挤占、挪用、租借的要限期退还,不符合公益性指标和水平的要限期整改。 另外理顺阵地管理理体制,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积极发挥作用,加强联系,整合资源。 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和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标准,建立考评体系,规范阵地管理,充分保证青少年的权利和利益,提供青少年免费学习的机会和资源。
2、完善社会化方式,目前的大部分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大多将经营性产业和公益性事业混在一起,经营所得用于公益性支出难以保证, 也增加了有关部门的了解和监督的难度。 各阵地经营活动既缺乏社会募集公益资金号召力,又减小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卡在了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矛盾中,而各类培训班等赢利性机构又不断争夺青少年教育市场,情况越来越不乐观。 因此,各方应该通力合作,完善社会化方式。
3、政府各部门要协同一致,调动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教育活动阵地工作。 一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聘请一定数量的由高校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会工作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中来。 同时要积极加强与青少年宫协会、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社团组织的联系,开展交流与合作,吸引各方面人才,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贡献力量。鼓励支持志愿者等其他人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提供义务服务;二要重视与社区的链接,重视社区教育,整合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促进“学校社区一体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对学校教育的功能补充;三要积极组织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的有关专家,加强校外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形成科学的校外教育理论指导,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理论,为我国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更好地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4、积极开展调研,根据家长和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扩大创新性经营项目,主动与市场对接,采用市场方式运作。 比如,通过与有关学校联合,把学校的课外活动延伸到青少年宫,找到学校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点,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 从而打破青少年活动阵地普遍存在的周末、节假日不够用,星期一至星期五空闲的“二五”规律。
5、加强社会化经营管理。 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实行由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管理,由文明办、财政部门考核评价的原则, 经营性项目与公益性项目分两个系统考核和管理,产业独立,权责分明。
6、推进事业化发展,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大部分应该是公益性单位,但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改革深入,完全免费越来越不适应各地的发展实际,阵地本身建设需要有新的思路,以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和要求。 据了解,国外的非赢利性机构也并非“全免费”,而是把“成本收费”、“慈善款项”及“政府投入” 的比例。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生产、部门操作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运作的新模式。
7、落实教育部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的研究,构建具有特色化、具体化、可操作的学校和谐德育体系;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德育活动课的主阵地作用,强化学生德育活动实践,切实让学生在德育课题研究中受益;深入挖掘地方德育资源,深化校本德育教材的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校本德育教材;深入开展学校德育环境优化研究。包括:学校文化环境研究,学校制度环境研究,学校物质环境研究和学校文化、制度、物质环境整体和谐研究,加强对学生深入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贯穿“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因此,探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验对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并对区域内校外教育实践予以考察进而提升校外教育水平,这将对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 组织机构及原则
1-5项是组织机构的人员结构(略)
6、工作原则:
(1)、贵州实验区根据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的要求在总课组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工作。
(2)、各实验县(市)成立课题组,拟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省指导中心指导下开展实验工作。
(3)、贵州德育指导中心负责对省内各实验区及其县(市)校子课题单位的指导、培训、规划、管理。
六、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1、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运用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
2、三个关注: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
3、四个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新形势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实际相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根据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操作过程,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与实验步骤总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1月以前)
各实验单位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对学校德育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共识,提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的德育研究的具体要求,形成实验研究方案,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制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充分做好实验工作准备。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11年6月)
1、根据课题方案制定的具体内容、措施,实施课题的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可参照
行动研究法“计划—执行—审查”三个环节,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最终实现研究目标并初步总结研究成果。
2、作好各阶段的资料总结,撰写专题论文,实验报告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
各实验县校进行全面,系统总结,本地区课题组组织对实验单位进行评审、鉴定、结题。同时在2011年9月前本实验区接受总课题组的评审鉴定结题。
八、 研究成果
(一)成果形式
1、德育活动课教案、活动方案、活动音像资料等
2、教育随笔
3、教育案例分析
4、课题研究论文
5、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6、课题结题报告
7、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贵州德育网》
(二)研究成果的质量要求
构建的德育途径体系:德育途径,对应内容;一项内容,多条途径;有主有辅,协调分配;分工合作,形成全力。
构建的德育方法体系:根据内容,对应途径;多种方法,优选组合;辩证思维,法无定法;留有余地,鼓励创新。
构建的德育评价体系:三级评价,体系健全;指标体系,科学简明;认真研究,评价原则;正确掌握评价方法。
德育活动课的音像资料,要有示范性。
教师撰写的实验教案,德育活动课的方案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
九、 课题的组织及管理
本课题采取的是四级实施及管理的办法,课题组由实验学校、实验县(市)、省、全国四级构成,总课题组为课题最高指导机构,负责对全国各实验区的指导和管理。
1、省课题组的主要任务:
(1)、负责本实验区所属单位的子课题申报、管理工作。依据总课题组和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的要求,制定本实验区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和具体方案,上报总课题组,完成总课题组布置的各项任务。
(2)、定期总结本实验区研究与实验情况,每次研讨活动形成的“研究动态”或“简讯”上报总课题组,组织重大活动通报总课题组。
(3)、定期对本实验区所属课题单位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评估、帮助实验单位解决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4)、组织对本实验区所属单位阶段性成果的鉴定验收工作,并向总课题组报告、推荐优秀成果。
(5)、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课题负责人会议;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课题研讨年会。
2、各实验县(市)、校课题研究按照省德育指导中心和所属实验区的要求具体开展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在人力、物力、经费上给予积极的协调和支持,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落实“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课题研究的“四项工作制度”。
十、 宣传媒体
贵州德育课题研究指导中心以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贵州教育报》、《贵州德育网》为宣传媒体。贵州德网网址:http:www.gzdyw.com
十一、地址与通讯
地 址:贵阳市中华中路98号福建商务港13层E座 邮编550001
电 话:0851—5288511 8556209 5828969 8592666 8556208(传真)
工作邮箱:gzdyzx@21cn.com
贵州省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
2011年11月9日
二、成果申报与管理
(一)、表彰先进的若干规定:
附1:
关于评选表彰课题研究实研先进实验区、先进实验区和先进工作者的若干规定
为充分肯定实验区、实验校课题指导组成员及实验校领导在推动本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在本课题结题时将评选表彰先进实验区、先进实验校和先进工作者。具体规定如下。
(一)评选条件。
1、先进实验区、先进实验校条件
(1)充分认识本课题实验研究 在本实验区、实验校德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2)积极组织本实验区、实验校按照总课题组要求,申报子课题研究,并认真做好所承担子课题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组织制定研究方案并进行经常性的指导、检查评估,保证课题研究始终在科学、规范、有效的开展,研究成果在本实验区、实验校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3)坚持理伦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紧密联系本实验区、实验校教师的课题研究有到位的培训、指导,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验教师取得有推广、交流价值的研究成果。
(4)重视德育科研信息交流和先进经验的推广,积极通过《中国德育》杂志和中国德育网等多种有效媒体加强与总课题组及全国各实验区、校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动向,努力站在德育科研的前沿。
(5)按时交纳课题实验用书、课题研究资料和课题评审费用。
2、先进工作者条件
(1)充分认识本课题深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
(2)认真指导实验校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成为实验教师实验研究开展的良师益友。
(3)重视德育科研理伦学习,有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认真调查研究,能够围绕本地区德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给予到位的研究指导,为群众性德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
(4)所指导的实验校、实验教师取和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并在《中国德育》杂志、中国德育网发表和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年会获奖。
(二)评选名额与办法
1、先进实验区通过自我评价决定是否申报,先进实验校按照实验区所辖实验校的20%比例申报,先进工作者按实验教师人数的10%申报,超过比例不予评审。
2、各单位应根据评选条件,严格确定推荐名单,认真填写〈〈申报表〉〉、〈〈推荐表〉〉(附后)于2015年12月1 日开始上报总课题组,逾期或提前申报不予评选。
(三)表彰
对评选取出的先进实验区、先进实验校、先进工作者,总课题组将在2016年年会上通报表彰并颁发证书。
三、关于课题结题
课题研究按照方案开展到了一定的时间就要结题,申报、立项、开题是春天的播种,那么结题就是秋天的收获。怎么才能结题,结题有那些规定、要怎样申报、结题的程序下面一一道来。结题呢?就是向大家汇报学校做德育科研这件事以来取得了那些阶段性的成果。结题会一般是组织相关专家审查资料、听取开题工作汇报、学生座谈、老师座谈、听德育活动示范课,学术秘书主持会议、老师发言、学生发言、校长发言、课题负责人宣读结题报告、课题结题验收组负责人宣读结题鉴定报告、下发结题证书、专家讲座后会议结束。
(一)、结题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1、 结题的相关规定
一个实验学校能不能顺利结题,主要是根据学校在开阳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按照方案开展工作、落实计划的情况,学校学生的成效情况,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果、成效,有具体的相关规定,结题验收的专家组也是遵照这些要求开展结题验收工作的。
附1:
关于实验区、校子课题结题验收的若干规定
一、实验规模
1、连续开展课题研究三年以上(以开题时间为准)。
2、实验区、县、市教育局申报的实验区所属的实验校学生参与实验的规模不得少于全校学生人数的70%。
3、独立申报学校,参与实验的学生规模不得少于全校学生人数80%。
二、课题研究情况
1、组织开题
2、学校每月一次全校性示范性活动课。
3、学校每学期一次全员研讨活动。
4、学校每学年阶段性实验报告一篇
5、学校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对学校全体教师专题的培训活动。
6、实验教师每月一次主题活动课(有教案、视频、照片、课件等)。
7、实验教师每学年专题论文一篇,实验报告一篇
8、出席全省、全国年会情况。获奖情况。
三、实验效果
1、学生:学习、成长的变化情况。
2、教师:师德、师风变化、执教素养情况。
3、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变化情况。
4、三大体系的构建。
5、各类获奖情况。
6、宣传报道情况。
7、是否送课到非实验单位。
8、对其他非实验单位有否影响。
9、成果集。
10、校本德育建设情况。
四、实验资料要求
1、齐全
2、分类
3、规范
资料包含:课题申报表、立项通知书、实验方案、调查问卷、调查报告、教案、个案分析、专题论文、获奖证书、实验报告、成果集、校本德育、图片等。
五、专家组人员组成(6人左右)
1、专委会专家组成员。
2、外实验区、校课题负责人、学术秘书。
3、结题实验区、校课题负责人、学术秘书。
六、结题程序
1、结题单位申报、填写结题申报表
2、观摩四节德育活动课(指导教师在实验老师中随机抽取)
3、听取结题单位课题组汇报
4、专家组讨论
5、公布专家组初步评审意见
6、达到结题要求将准予结题。
七、证书
1、专委会课题结题证书
2、专委会结题鉴定书
3、省教科院成果证书(实验报告)
八、其他
1、对实验规模较小的实验单位,将改为按实验老师结题的方式,参照其要求进行结题工作。以实验老师结题的单位,学校领导只能有一人参与,其他按一个实验班一名实验教师。
2、教师参与研究时间不足,活动课少,没有参加金茅杯大赛,没有实验报告者不得分享其结题成果(结题证不出现其名字),其研究成果只限于年度参评。
3、实验校非实验班教师不参与结题和年度成果评选。
4、学校领导名单不得超过三人。
5、结题的实验教师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A实验班、B每学年8节活动课(教案、课件、视频、图片等)、C金茅杯获奖者、D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德育工作者或者论文获奖。
四、课题实验的资料收集与归档
开展课题实验成果形式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老师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个方面就是课题实验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那就需要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档。课题实验的档案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收获的过程。实验区、校应收集整理的课题资料如下:
1、课题申报材料:申报表、审批回复文件等。
2、课题实施方案:要求实验区、校有一个总的实施方案即“十一五”期间的实施方案,另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最好是以学校为单位)制定分阶段的实施方案。实验区、校以下的单位,如实验学校、实验班或教研组也应该如此。比如学校选择的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与实验,在学校拟定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各个学科教研组都应有适合自己本学科特点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实验课题结题。
3、使用《德育》、《和谐成长》教材,开展德育活动课的教案。按照班会课教案的具体内容分为指导思想或教学目的;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指导老师小结等。为便于收集整理,建议在教案的左上角用5号小字注明实验的时间,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同时建议各实验校将每学期教师拟写的教案统一打印成册发给实验教育且相互交流和借鉴。
4、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构建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等文件。这是学校参加课题实验必做的、也是最需要下功夫做好的。
5、学校围绕课题实验组织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的资料,如活动方案、计划、简报、总结等。
6、实验过程中的教育随笔、个案分析、调查报告等。
7、课题研究论文。
8、运用《德育》教材所收集的参考资料、心得体会、提出的修改意见等。
9、实验报告或总结资料。
10、课题的结题材料,如结题报告、专著、专集等。
11、课题实验过程中所有的影象资料、相片等。
12、其它相关资料:如举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活动的资料;学校获得的德育工作方面的表彰材料;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评价资料等。
以上课题资料,是进行德育科研,展示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各实验区、校一定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总课题组评选表彰先进实验区、校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这些资料,我们能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严谨或松散,能够反映其研究的水平或状态,及时反思和调整下一步的实验工作,从而推动课题实验顺利开展和结题。
资料要求一律用A4纸打印装订。为节约纸张,可双面打印。
今后以学期为单位,各实验区和实验区内的重点实验校、单独申报进行实验的学校,一律要将课题实施方案和实验总结交给省德育指导中心审查归档。各地在开展实验中的一些好的作法和经验,亦请及时将资料上传给我们,我们将以简报的形式编写下发给各实验区、校交流参考。
电话:0851-84879679、0851-85828969
联系人:安老师
邮箱:635983225@qq.com
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黔灵山路世纪金源财富中心D栋10楼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