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项带有本性的建设,对于督导检查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学校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评价;班级对学生的品德评价。
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
为了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各级学校改进完善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教育局每学期组织评价小组,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评价,讲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德育评价差的学校、校长实行一票否决。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机制的评价:包括学校德育规划、德育工作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这是德育工作能否开展的重要保证。
2.德育过程的评价:包括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书记校长上思政课、德育建档等,这是学校德育的活动轨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面。
3.德育效果的评价:包括校风校貌、师生品德、社会评价和学校特色等,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是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特点。
二、学校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评价
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班级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反馈、调控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鉴定功能,优化班级德育工作,明确方向,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不断完善,达到预期目标,将班主任教师抓德育主题活动、学科教师融合学科德育纳入学校对班主任教师、学科教师年度考核,是评职晋级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差的班主任、学科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学校对班级德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德育机制、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
1.班级德育机制:包括德育目标、德育组织、德育环境三部分内容。班级德育目标是学校的目标的具体化,它包括工作计划和实施两部分内容。班级德育组织包括班主任指导下的班委会、班团队干部德育队伍、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其它任课教师所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班级德育环境包括班级文化环境和班级德育网络两项内容。
2.班级德育过程:主要包括常规管理、德育活动和专题活动三部分内容。常规管理包括课堂管理、课外管理和班干部教育三部分内容。德育活动是班级德育基本方式,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专题教育主要有典型教育、突发性事件教育、生理心理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
3.班级德育效果:是班级德育水平的外在表现,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目的,它突出地反映在班风班纪、学生个体面貌和班级特色上。学生个体面貌包括德育达标和个体优化两项内容。班级特色主要有集体荣誉、管理水平、示范效应三项内容。
班级德育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连续活动的过程,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评价目标和内容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认真收集、整理信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正确处理相关内容。
三、班级对学生品德素质的评价
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地位,提高德育效果。学生品德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的内容评价。政治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和行为的价值判断,它是学生品德素质评价的核心内容。思想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的价值判断,它是德育评价诸要素中最基本的因素。道德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关系、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价值判断,它是规范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法纪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坚持民主、遵守和维护法律,遵守组织纪律行为品质的价值判断。心理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心理状态、心理品质、心理能力、心理特征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教育局根据以上内容,制定中小学各年级品德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系统评价。评价程序包括自评、小组评、家长评、班主任评、总评。通过学生品德评价过程,促进学生对品德素养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和内化,增强学生品德素养的自觉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