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确实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一、工程背景与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展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和《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旨在建设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现从教育手段信息化向教育理念信息化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1. 教师为本、学用结合:以推动新时代下学校教育变革为导向,以促进新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充分挖掘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构建持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体系,创设集学习、实践、研修为一体的教师学习空间,提升教师开展数据支持下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能力。

  2. 精准测评、个性服务:以推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抓手,开展以教师运用技术改变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过程化评价,采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常态数据,通过数据挖掘与综合分析,切实提高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精准诊断、及时干预和个性化服务的水平。

  3. 结果导向、过程指导:以评促用,建立面向学校和教师的结果导向的成效评估机制,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的成效纳入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估体系。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跟踪与指导,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过程干预和行为改进指导,指导学校整体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三、目标任务

        采取“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校推进、学用融合”的推进策略,力争完成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通识课程10学时、专业课程15学时、实践应用25学时),全面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指导团队的信息化应用指导力;构建新时代下教师信息素养培育的长效推进机制,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具体任务包括:

  1.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提升数据支持下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能力。

  2. 提升校长利用智能技术治理学校的能力,整校设计并推进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3. 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的领衔发展团队,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加速发展。

四、实施情况

  1. 资源整合:上海市教委整合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满足教师的基本选学需求。同时,鼓励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软件或平台开发的优质企业开发专题课程,完善课程管理系统的动力机制。

  2. 测评体系:建立基于对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测评为基础的“课程管理系统”,以评价为抓手,整合学习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不断提升“课程管理系统”的专业化程度。

  3. 培训模式:上海市的全员培训模式以混合式培训为主,整合远程、集中、移动、校本等多种培训模式,运用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

  4. 整校推进:上海市教委制定整校推进实施指南,指导各区扎实开展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工作。各学校结合市、区要求与学校特点,制定本校实施方案与校本应用考核细则,落实能力提升工程各项具体工作。

五、示范校评选与成果推广

        为深入贯彻相关通知的要求,推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开展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校评选活动。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学校脱颖而出,获评示范校称号。这些学校通过提升工程2.0,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区域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大,并在市级展示活动中开设公开课,举行研讨会,多名教师在市区级讲座中交流分享信息化教育教学经验。

        综上所述,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旨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工程。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上海市的中小学教师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