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明德精神 促进道德建设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原书记 王珏

 

何谓明德?乃光明之德是也!

此语出自古典名著《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者,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指一德,又称天德、大德、正德、上德。在于弘扬一心,弘扬精一之德、专一之德、纯一之德。只有精一、专一、纯一,学业、事业、工作才能专心致志、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地发展与创新。当今的精准扶贫,意即于此。这是社会主义之大德,要让各族人民,家家户户都过上喜庆有余的好日子。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大国。历朝历代,从古至今,都重视国人品质道德的养成。昔日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明文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人性是共通的,所谓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随大流,和他人同步,或者叫“群体压力”、大势所趋,可能是人类基因中设定好的一种程序。“合群”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能力,是生物的本能,犹如鸟儿总会往群里飞,是生物的本能,犹如鸟儿总会往群里飞。人类的道德动力来源于斯,因为人都希望当众表现良好;人类的道德堕落也来源于此,因为你希望当众掩盖真相。

成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建设是要靠长期养成的。还得从“人之初,性本善”抓起。要从修生、齐家做起。要考家风、家教、家训和学风教化养成。爱国家、兴民族是根本。对此,本人深有体会:抗日战争时期,我考入贵阳中学,学校教育以抗日救亡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渗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深得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当时,学校教育除文化课外,还有特设的公民课。每周星期一上午要做纪念周:升国旗、唱国歌。校长要朗读孙中山先生留下的总理遗嘱,继承与弘扬“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革命精神。学生每周要交一篇周记作文,以检验考核思想道德教育的收益。学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四个大字,校歌唱的是读书救国。高中部学生参与军事训练,着军装,打绑腿,系皮带,戴胸章、帽徽,过半年军事生活。我们初中学生接受童子军训练,番号是“中国童子军576团”。身着童军装、打蓝色领巾,佩团队肩章和五色飘带。进行队列、越野、攀登、结绳、野营、放哨、游泳、救护等训练,学习了不少战时生活技能。童子军智仁勇三指礼,唱《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毕业歌》等抗战歌曲,激发起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令人终生难忘。如今,76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温这些歌曲的时候,一切历历在目,心潮起伏,兴奋之情不减当年,这就是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威力,是道德艺术育人的效果。

我还深刻的记得《中国童子军歌》是这样唱的:(唱)中国童子军、童子军、童子军,我们,我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少年兵。年纪虽小志气真,献此身、献此心、献此力为人民,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就是我们的精神,大家团结向前进,前进,前进,志气高,方向明!哒的,哒嗒,的哒、的哒,的哒、的哒,哒嗒,哒嗒!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永久的,不可或缺的国家文明和人民文化素养的建设工程。我们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的同仁,应以明德引领风尚,犹如精准扶贫一样,同心同德,贯穿始终,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